走进校园,你是否曾驻足片刻,静心欣赏校园里的那些景、那些人?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师生性情,促使他们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现在学校越来越注重校园环境的打造,构建校园景观为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从而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
校园玻璃钢景观雕塑作为校园景观的一部分,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内涵,积淀学校精神文化底蕴,在校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今天就一起走进校园景观雕塑的世界看看吧。
一、校园景观雕塑的种类区分
校园景观雕塑是历史精神、人文精神、学校精神等物质化的载体,它把一些抽象性的概念,用文字、图像和形象等手段,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根据主题和空间环境等不同的因素,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种类,按艺术形式可分为:浮雕、圆雕、透雕、综合式雕等;按制作材料划分:石雕、树脂雕、金属雕、玻璃钢雕塑等;按题材可分为:名人肖像雕塑、历史纪念雕塑、寓意雕塑等。
名人肖像雕塑,顾名思义是以名人志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伫立在校园里的名人肖像雕塑,多以学校创始人、历任校长或在某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并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学者。例如北京大学蔡元培雕塑、清华大学闻一多雕塑、山东大学臧克家雕塑等等。
历史纪念雕塑,大多是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或是以学校本身悠久的历史为原型进行刻画。例如拥有百年历史的云南省蒙自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蒙自一中),为了让百年的奋斗史激励后人,在进行校园景观雕塑的规划和设计时,结合校园传统建筑风格,将蒙自一中的校史以石雕的方式组合合柱,融入校园环境中。
寓意雕塑,以某个特定场景或某个象征性事物(人)作为原型进行发散设计,雕塑的每一个动作及神态都有其深厚内涵。例如复旦大学“驴背诗思”雕塑便是典型的寓意雕塑,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意象化的表现,寓意深刻,意境深远。复旦大学哲学院院长曾谈到观看感受:“当我们注视着这塑像,驴子的笃诚、诗人的忧郁一起构成了‘驴背诗思’的深邃意境。”
二、 校园景观雕塑的主题定位
在校园中每一座景观雕塑都有着其独特的主题定位,这一主题定位有些是源于学校的主题文化,有些是源于学校的地域文化,有些是源于学校的历史文化,有些则是以上三者或者两者的结合。因学校打造的侧重点不同,校园景观雕塑的主题定位亦会有所不同。
三、校园景观雕塑的两大功能
校园中每一座或大或小的景观雕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些是为了进行德育教育,有些是为了培育师生的趣味审美。一般而言,校园景观雕塑具备德育潜化、审美娱乐两大功能。
1、 德育潜化功能
校园景观雕塑的设计往往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及学校文化等内容相结合,每一座校园景观雕塑背后都蕴有深刻的精神内涵、道德追求及人文情怀。师生们在参与校园景观雕塑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亦或是在欣赏校园景观雕塑之时,无形中便会受到教育。后续在学子学习实践中,他们将所受到的教育内化成自我修养的一部分,从而成长成材。
2、 审美娱乐功能
校园景观雕塑的隐性功能体现在“德育潜化”功能上,而其显性功能主要以“审美娱乐”功能为主。所谓“审美”是指欣赏、品味或领会事物及艺术品的美。师生们通过感官感受校园景观雕塑所呈现的造型美、色彩美等,锻炼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审美品位。校园景观雕塑不仅能对师生进行艺术熏陶,提供人文互动场所,同时还能为学校营造氛围,使得校园环境趋于文化性、艺术性、整体性。
校园玻璃钢景观雕塑是物化了的精神载体,每一座雕塑背后,或许蕴刻着一种意义,或许蕴藏着一个故事。伫立在你母校的玻璃钢雕塑,背后又有什么深刻的涵义和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