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词条“肖像”是指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在历史文献中常有关于“传写”“写真”“画像”的记载,这表明肖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以“肖似”为目的。肖像放在中国雕塑史上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中国本土的古代人物造像系统。第二是近百年来从西方传入中国之后建制教育下的人物肖像雕塑系统。这两套系统既有相同,也有差别。
图1——古人物塑像
在中国古代本土人物雕塑中可看到以“肖似”为目的的实存。比如,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真人大小的陶制女人头像当属于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的典型之一。其面部特征为高颧骨浅眼窝,低鼻梁,薄嘴唇,眼珠用晶莹碧绿圆玉片镶嵌而成,明显的具有写实性的肖像特征。秦始皇兵马俑中的人俑头像也具有写实的语言特征,每一个兵将俑的形象都各具特色,展示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麦积山石窟的供养人以及大足石刻的养鸡女等都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生命气息,从而实现以像弘法的作用。创作于北宋的晋祠的人物彩塑更是一绝,殿内彩塑四十余尊,佑圣母坐像居正中位置,凤冠蟒袍,端庄气派,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她们的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都刻画得十分生动自然,是中国彩塑中最出色的一组具有肖像性质的人物塑像。
图2 ——《养鸡女》 大足石刻
肖像雕塑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对于每一位雕塑从业者来说这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创作展现自己艺术风格的载体。因此要从美术史的角度及当代艺术的语境去观察、思考,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具特色的肖像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