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雕佛像,要说到它的起源或由来,那要追溯到古代的原始时期。早在一万多年前,原始人类的石器时期,直到后来至青铜时期,才开始有了青铜器,也是铜雕的雏形。后来,佛教入住中国厚,就开始有了铜雕佛像。
其实本来佛教是不造像的,最初就是用一个法轮或者一棵菩提树、一只大白象来代替佛的形象,并没有具体拟人化的佛像的塑造。那为什么后世出现了这样精美、动人的佛像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拟人化的佛的形象,能够给人们一个概念:佛和人有类似的躯体,这就拉近了人与神的关系。
不过,早期的佛像,不是今天在寺庙里看见的那种大佛的样子,而是和古希腊雕塑更接近。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佛像的诞生地有关。
佛像是在一个特殊的枢纽地带产生的,叫做犍陀罗(犍陀罗地区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是欧亚大陆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公元一世纪的时候,欧洲、中亚和西亚,以及东亚三大文明曾在这里交汇。
古代希腊人擅长用完美的人形来呈现神的样子。于是,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传入犍陀罗的佛教,这时候就受到了希腊造型艺术的影响。原本不立佛像的佛教,慢慢在形式上形成了希腊式佛教艺术。
从此普通人看到佛像,会通过共情想到,自己诚心修行,也有可能成为佛。这种立地成佛的概念深入人心,佛教也就更为流行了。
两汉时期,印度佛教开始进入中国。在中国最早的铜像源于东汉中朝,最古老的佛像从印度,西域等等流传下来。中国古代工匠在中国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又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传承特色的祖传艺术。在东汉末年创建了一座可以容纳3000人的大型佛教寺庙。“以铜为人,黄金图身,衣以锦彩”,通常认为是金铜雕佛像,也是中国寺庙雕像的最早记录。